English

别让眼泪陪我过夜

——回眸’98之球迷篇
1998-11-04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王鹏 我有话说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对于以市场为依托的职业足球来说,球迷就应该是足球市场中真正的主人。但是,尽管中国球迷一直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中国足球,可事实上,他们却成了中国足球界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可敬的主人翁

去年,中国足球队再次无缘世界杯赛场。激愤的中国球迷向他们认为阻碍中国足球前进的一个个堡垒发起攻击。但并没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98联赛开始后,球市并没有向人们预想的那样因中国队世界杯失利变得低糜,全国的各个赛场依然热闹非常,球迷不遗余力地为心爱的球队加油助威。

六月盛夏,世界杯开战。球迷点灯熬油,欣赏着世界巨星的精彩表演。在陶醉的同时,中国球迷也没有忘记对中国足球的思考。国安球迷部的余志刚曾对记者说:“看世界杯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更重要的是要把世界杯当成一面镜子,发现中国足球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番话代表了绝大多数球迷的心声。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起某些从事足球工作的人都要强得多。

热脸贴上凉屁股

但是,人们期待的“美妙九八”并没有如期而至,各种怪现象仍然不时上演。这对于一腔热血的球迷来说,真是莫大的伤害。球迷,这个足球市场的主人,却在足球市场中被人为地摆到了无关痛痒的角落。球迷的批评建议根本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回应,球迷对中国足球的热忱甚至被某些足球圈内人士讥讽为“有病”。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对此现象做过形象的描述:在足球领域,足协应该是公仆,球迷才是真正的主人,但不知为什么,现在是公仆一来,主人却要靠边站了。

球迷和足球是同步发展荣辱与共的,但在中国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即使是关系最密切的俱乐部队和当地的球迷,也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曾有球迷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1998年的境遇。某俱乐部下属的球迷组织,曾在自己球队处于困境时不遗余力地站脚助威,当时俱乐部对球迷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还对球迷许下诺言,如果球迷活动需要教练、队员参加,俱乐部将竭尽所能满足球迷要求。可当球队逐渐走出低谷之后,俱乐部马上就翻脸不认人,立下诸多条款限制球迷与球队的接触,并拿出了“怕影响球队正常的训练和生活”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也许球迷与球队过多的接触确实会影响训练,但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候就不怕这些影响了吗?恐怕不会,关键是中国足球界并没有把球迷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以为球迷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碎催”。

如果中国足球总是把冰凉的屁股对着热血沸腾的球迷,球迷早晚会有“冻”伤的一天。到那时,中国足球也许就再也热不起来了。

可憎的“老鼠屎”

中国的球迷是可敬可爱的,他们索取的不多,得到的更少,但他们投入的却是一颗颗火热的心,这是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在球迷身上也存在着不良现象,甚至有些人打着球迷的旗号,在败坏球迷的形象。

“京骂”可能算是这些不良现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了。“牛×”、“傻×”这片阴云从工体已开始蔓延,无论东西南北,只要有国安队比赛,就能听到此起彼伏、南腔北调的“京骂”声。虽然“京骂”在客观上并不会造成直接的恶果,但它完全可以引发球迷的对峙,上升到球场暴力也不足为奇。

为了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观看我们自己的联赛,出于爱护中国足球的目的,北京球迷最好能从我做起,杜绝“京骂”。

社会是向着越来越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如果说“京骂”已经背离这个方向的话,那么看台上的一些暴力倾向则出离了正常轨道,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社会的无情谴责。

笔者不愿把那些球场肇事者划入球迷之列,但这些“老鼠屎”确实败坏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好汤”。真球迷,请擦亮自己的眼睛,把这些“老鼠屎”清除出去,免得自己吃社会谴责的挂落儿。

1998年,球迷依旧是那样虔诚地追随着中国足球。他们为中国足球哭,为中国足球笑,甚至对中国足球破口大骂,但这都是源于对中国足球无比深挚的爱。有无数这样的真球迷作为无私后盾,中国足球决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但是,中国足球,你能不能给球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